吉林大学考古学院2020级入党积极分子同学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服务人民、回馈社会——吉大考古青年献青春”为同一主题,分别深入全国多个省市县级的社区村镇、公共事业单位、社会福利机构,通过基层走访、田野调查、志愿服务等方式开展暑期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切身体会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巨变。
本期报道是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扎根社会做实践,考古青年献青春”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报道的第十二期——“放飞青春,振兴家乡”,主要记录了2020级考古专业张黎娜同学在暑期参加共青团太谷区委进行实践的经历与感悟。
今年6月,共青团山西省委发布了“青春兴晋”大学生“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张黎娜同学带着信仰与热情积极报名参与其中。此次实践活动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宗旨,以“因需设岗、按岗招人、双向选择、属地管理、就近就便”为原则,通过岗位实践、团队服务、考察交流等形式,目的是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充分感受山西发展变化,增强热爱家乡、宣传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增强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的信心。
7月,经过面试,张黎娜同学成功被录取到共青团晋中市太谷区委进行实践。为期一个月的实践让她收获满满。实践期间,她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防护,遵守规章制度,按照单位要求参与实践工作。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民生服务、社会治理、辅助基层行政工作等。
实践活动中,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对河南的抗洪援助活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河南多地出现汛情灾情后,她积极参与了共青团太谷区委联合太谷志愿者协会、山西太谷荣欣堂食品有限公司组织的向河南开封捐赠抗灾物资,支援河南省开展洪涝灾害救援救助工作的活动。活动结束之后她全然感觉不到疲惫与倦怠,空气中都是温情暖意。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她提供了切切实实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才发现基层工作的辛苦,体会到基层工作者的伟大。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每一个青年都可以成为一座灯塔,照耀自己前途,同时又照耀他人,照耀社会,成为光明的世界。”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这样说道。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今天的中国之所以山河锦绣、国泰民安,是由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有理想、有担当,为国家、为民族奔走呼号、前赴后继而迎来的。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在新的时代,我们青年一代依然要坚定理想信念,接续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下面是张黎娜同学对未来的自己做出一些要求: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向广大青年发出号召:“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作为大学生青年,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嘱托融入自己的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中。此次的暑期实训实习只是一次模拟体验,今后的学习工作实践才是更为广阔的练兵场。作为太谷走出去的莘莘学子,不忘太谷此次的实践记忆,感悟家乡深厚的底蕴,擦亮心中青春的底色,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实践中,要真正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二是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常讲,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静心引导和栽培,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同时也讲到“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于青年。”大学生青年是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也是精神营养需求的旺盛时期,是精神成人的快速时期,所以要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学习实践当中,常怀“空杯”心态,主动做到“清零”,进一步加强学以致用,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
三是要心怀远方,也要踏实脚下。此次短暂的暑期实习实训,通过在岗位上的历练,慢慢埋下为民干事的种子,深植了为民担当的情怀,提高了为民服务的能力。她将始终牢记自己是太谷人,做好家乡人文和社会发展,努力成为未来的代言者,传唱者,建设者,记录者,为家乡的发展招才引智、建言献策,真正书写青春太谷的家乡情怀,彰显青春一代的时代价值,担当起发展的大任和重任。
最后,这次实践对张黎娜来说意义重大,让她切身感受到了家乡的发展变化,增强了她为人民服务、回报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日后,将更加珍惜学习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