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转发:关于开展“挑战杯”吉林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作者:学生工作办公室 时间:2021-03-17 点击数:

各学院(研究生培养单位):
       为响应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的号召,进一步引导和激励我校大学生了解前沿科技、矢志科创报国,推动我校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发现和培养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学校拟组织开展吉林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具体安排如下:
 一、参赛对象
       凡在2021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我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硕博连读生(直博生)若在6月1日以前未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的,可以按硕士生学历申报作品。不需要参加资格考试的,前两年可以按硕士学历申报作品。医学等本硕博连读生,按照四年、二年分别对应本、硕申报,后续则不可申报。
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他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二、参赛要求
       参赛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科生。
        2.哲学社会科学类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和战疫行动等6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也可按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报送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3.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三、竞赛流程
        1.校级初赛:2021年4月初,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校级决赛:2021年4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四、其他说明
        1.申报作品成果须为2019年6月1日—2021年6月1日完成的;
        2.自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21年3月24日,参赛同学准备参赛作品选题工作,联系指导教师,进行项目论证并下载填写《吉林大学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书》(见附件一),上交至学院;
        3.本届竞赛以学院为单位组织申报,各学院需在2021年3月31日前组织院级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选拔工作,并提交不少于5件优秀作品报送校团委参加校级初赛。《吉林大学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见附件一)及作品佐证材料纸质版一式5份,交至中心校区鼎新C区342办公室,并填写《吉林大学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登记表》(见附件二),连同申报书电子版打包(命名方式:主文件夹以学院名称命名,子文件夹以“项目类别+姓名”命名)发送到305476393@qq.com
        4.本次竞赛将设立单项奖、团体奖和优秀组织奖对参赛师生及竞赛组织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和资金支持,校团委将对院级竞赛提供专项工作经费、比赛指导等方面支持。
        5.每个项目必须配备1至3名专业指导教师,鼓励跨专业组建团队开展交叉学科合作研究,鼓励邀请多导师共同参与指导,鼓励联系相关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6.申报作品分类: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个人作品,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以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个人作品活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7.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1)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
     (2)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3)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
     (4)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
     (5)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8.作品评审基本原则:评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方面因素。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科技发明制作侧重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进。
       联 系 人:魏海成 赵昊骏
       联系电话:0431—85166775


共青团吉林大学委员会
研究生工作部
教务处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五日

 

版权所有: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吉ICP备06002985号-1     吉公网安备 220173020000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