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转)关于开展吉林大学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赛的预通知
作者:学生工作办公室 时间:2024-12-17 点击数:

各基层团委: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引导和激励我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我校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发现和培养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学校拟组织开展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赛,具体安排如下:

一、参赛类别

(一)主赛道

主赛道参赛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类。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科生。

2.哲学社会科学类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等5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见附件1)

3.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二)“黑科技”专项赛

专项赛围绕“卡脖子”问题或针对前沿领域或具有高精尖色彩或会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对现有科技成果具有一定颠覆性、超越性的,让人感觉出人意料、震撼震惊的,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应用性(或应用前景)的实物或者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领域)。寻找那些充满奇思妙想、脑洞大开的,灵活创新运用学习接触到的科学知识的,体现了严谨的、开放性的科学思维的,能够巧妙地、创造性地解决“小”问题的,具有一定创意性、趣味性的实物或者技术。(具体详见团中央专项通知)

参加“黑科技”专项赛团队或个人需准备3分钟以内的视频(MP4格式,不超过200M)或不超过5000字数的图文作品(PDF格式,不超过100M)。

二、参赛要求

(一)参赛资格要求:

1.凡在2025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我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2.本硕博连读生(直博生)若在2025年6月1日以前未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的,可以按硕士生学历申报作品。不需要参加资格考试的,前两年可以按硕士学历申报作品。本硕博连读生,按照四年、二年分别对应本、硕申报,后续则不可申报。

(二)申报作品要求:

1.申报作品分类: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个人作品,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以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2.申报作品必须是2023年6月1日—2025年6月1日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者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他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3.申报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经学院学籍管理、教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确认。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 3 名教师指导完成。

其它相关说明详见《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试行)》(附件2)

三、竞赛流程

1.项目准备:通知发布日—2025年2月28日;

2.院级评比:2025年3月初;

3.校级评比:2025年3月中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四、奖项设置及奖励政策

1.“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赛将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学校择优推选优秀团队参加省、国家级比赛;设置优秀组织单位奖,该奖项将作为共青团创先争优评比工作重要考察指标。

2.“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吉林大学本科学生学科竞赛体系》A等级综合性赛事,学校按照《吉林大学本科学生创新实践成果奖励办法》《吉林大学本科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修订)》《吉林大学(力旺)创新创造创业发展基金实施细则》等对获奖团队、参赛学生及指导教师予以奖励。

五、其他说明

1.本届竞赛以学院为单位组织申报,各学院需在2025年3月7日前组织院级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选拔工作,择优推荐作品报送校团委参加校级初赛。

2.材料提交

主赛道项目申报书(附件3)及作品佐证材料纸质版一式五份、“黑科技”专项赛PDF纸质版(如有)一式五份、汇总表(附件4)一份加学院盖公章交至中心校区鼎新楼C区338办公室,主赛道项目连同项目PPT、申报书电子版、“黑科技”专项赛作品图文PDF、视频(如有)、学院项目汇总表以及院级评比开展情况打包(命名方式:主文件夹以学院名称命名,子文件夹以“项目类别+项目名称”命名)发送到jludovw@163.com

联 系 人:侯博宇

联系电话:0431—85166558

共青团吉林大学委员会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党委学生工作部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二〇二四年十二月四日


版权所有: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吉ICP备06002985号-1     吉公网安备 220173020000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