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暨庆祝吉林大学考古学科创建50周年系列文章(二)
作者:党委办公室 时间:2022-06-20 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5·27讲话学习体会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  王立新

 

52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听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研究员关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最新进展的汇报。这是总书记第二次就考古学研究成果组织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理论学习,体现了总书记对文物考古事业的高度重视。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将中国文明起源与发展的独特道路概括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并将考古学的建设目标进一步提升为建立“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未来中国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自探源工程第二阶段开始,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就先后有多位专兼职科研人员参与到该工程的研究工作中。以朱泓和周慧教授为核心的体质人类学与古DNA研究团队先后参与了该工程生业与技术课题的研究。通过人骨的体质人类学和古DNA、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出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古代人群的构成、变化、迁徙与融合过程,以及黄牛、绵羊与马等家养动物的起源与流变,为中华文明起源的社会与经济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2014年,杨建华教授的《两河流域:从农业村落走向城邦国家》一书出版,成为探源工程第四阶段中外文明起源比较研究方面的标志性成果。自探源工程第三阶段开始,我受聘担任文明探源工程第三方评估咨询专家组成员,参与探源工程研究重点工作的评估和验收工作,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建言献策。2021年,科技部和国家文物局又重新启动了文明探源研究第五阶段的工作,并列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我再次受聘担任该工程的评估咨询专家组成员,继续为工程的深入开展尽绵薄之力。

   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的负责人,本人在继续服务吉林大学考古学科“双一流”建设任务的同时,将会与中心专兼职教师一道,努力推进“边疆考古”这一吉大考古特色学科方向的发展,继续办好“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系列论坛”,继续办好《边疆考古研究》和英文杂志Asian Archaeology ,为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版权所有: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吉ICP备06002985号-1     吉公网安备 220173020000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