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生教学 > 规章制度 > 正文
吉林大学“中学生英才计划” 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作者:教学与师资办公室 时间:2018-11-16 点击数:

据中国科协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工作的通知》(科协办发青字【2013】23号)和吉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吉林省英才计划试点工作初步方案》的相关精神和工作安排,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关于“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要求,依托我校基础学科雄厚的学科实力,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科学潜质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探索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

二、组织保障

(一)领导小组

成立以陈岗副校长为组长、教务处胡亮处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对吉林大学英才计划的组织模式、运行机制等重大问题进行协调、指导和决策,保障英才计划的顺利进行。

(二)专家组

成立由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特聘专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等组成的专家组,对英才计划吉林大学试点工作的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质量标准进行指导。

(三)工作小组

成立由教务处工作人员和各导师日常工作联系人共同组成的工作小组,负责处理英才计划在落实进程中的具体工作。

三、培养模式及内容

(一)导师制

吉林大学为英才计划配备了两院院士、国家特聘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一流师资,这些导师学术造诣精深、科研成果丰富,热爱教育事业。

通过组织拜师仪式,明确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指导关系。进入培养阶段后,导师每个月与学生面对面谈话一次。导师的助教团队协助导师在师生之间建立及时、顺畅、紧密的联系,增进导师对学生兴趣爱好、学习特质的掌握。导师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学习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科研训练

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根据学生的科学兴趣、学科特长和科研能力等具体情况,采用参与科研课题、参加学术报告、学习小组研究、实验室操作等多种形式灵活并用,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培养创新意识,提升综合运用能力,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科研训练。

(三)资源开放

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国家基础试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部级实验室、图书馆、博物馆向英才计划学生开放的机制,引导学生领略学科的科学意义和应用意义,重点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四)通识教育

组织学生参加吉林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选修课和新生研讨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强化传承历史与文化的使命感。

(五)学生互助

为更好贯彻落实英才计划相关要求,吉林大学建立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对英才计划的辅助机制。

吉林大学2009年首批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拔尖计划),设立了唐敖庆试验班。学校在唐敖庆班中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与英才计划入选学生结成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内的深入沟通,交流思想动态、学习方法、学习收获。

唐敖庆试验班独具特色英语课程、政治理论专题研讨课、科研训练项目向英才计划学生开放。吸收英才计划学生参加唐敖庆试验学生获批的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项目。

(六)质量评价与监督

定期组织英才计划领导小组、专家组对项目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包括培养方向及目标,项目运行及管理,学生的学业及科研进展情况,并适时提出修改意见。

四、经费管理

英才计划专项经费分为学生培养经费和试点高校项目管理经费。经费不得用于英才计划之外的人员经费支出以及与英才计划无关的开支。

学生培养经费主要用于导师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参加科技社团活动、参与学术研讨和实验室科学实践、撰写参与培养总结,可用于食宿费、交通费、劳务费、会议费、报名费、资料费、办公用品、耗材、实验用品等。

试点高校项目管理经费主要用于高校项目执行部门日常联系科协、高校相关部门和导师,了解、汇总和反馈培养信息,协调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向学生开放,协助解决培养过程中相关问题等。经费可用于食宿费、交通费、劳务费、会议费等。

版权所有: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吉ICP备06002985号-1     吉公网安备 220173020000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