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学院新闻 正文

大力发展田野考古教学 培育未来考古英才——考古学院段天璟教授访谈

作者: 编辑:教学与师资办公室 时间:2020-10-23点击数:

【文/曲家伟 摄/考古学院】近日,吉林大学山西运城夏县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正式启用。吉林大学校长张希,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有关领导,北京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等全国40余所高校的考古文博专业学科带头人、专家、学者参加启动仪式和相关会议,对吉林大学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工作和基地建设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

活动期间,考古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段天璟教授围绕吉林大学考古实践教学工作以及山西运城夏县田野考古实践基地的建设情况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记者:段老师您好,吉林大学山西运城夏县田野考古实践基地的正式启用,可以说是考古学院在实践教学工作方面的又一重要举措,请您对学院实践教学情况作一下简要介绍。

段天璟:2018年6月,考古学院正式成立以来,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工作,学院陆续出台了《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本科生田野考古教学实习管理规定》《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国际合作发掘整理项目管理规定》等相关规章制度,设立了“田野考古教研室”,由主管本科生教学和田野考古工作的副院长任教研室主任。在工作推动上,实行本科教学津贴改革与教师聘期考核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科研生长相结合,引导教师积极参加田野考古本科实践教学。一系列措施为推动和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奠定了制度和机制保障。

在考古发掘的实践参与方面,学院提出“面向全国——跨越黄河、跨越长江,面向世界——一带一路、欧亚考古”的工作思路。其中,“跨越黄河”是指吉大考古建成了山西运城夏县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服务考古专业本科田野考古实践教学。“跨越长江”指的是我们建成了吉林大学浙江杭州良渚文博实践教学基地,服务支撑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

记者:学院把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设立在山西运城夏县,是基于怎样的出发点和工作设想?

段天璟:运城夏县是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重要核心区域之一,1926年被称为中国考古学之父的李济先生,在现在的夏县西阴村遗址组织了考古学史上第一次由中国人主持的科学考古发掘,发现了包括西阴文化在内的丰富古代遗存,成为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夏县也成为了中国考古人心中的圣地。从2019年开始,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在国家文物局和山西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联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运城市文物工作站等单位,启动山西运城盆地夏县青龙河流域和涑水河流域先秦时期遗址群的考古调查与勘探工作计划,并对师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同时,着手筹建吉大考古夏县基地。基地以培养田野高层次考古人才为主要目的,以建设多学科交叉合作的田野考古科研平台为重要手段,以解决中国文明起源与发展等重大课题为学术目标,全面推动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和考古研究。

记者:师村遗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对我们开展田野考古教学有哪些实践意义?

段天璟:师村遗址处于运城盆地、中条山北麓、青龙河故道北岸的冲积平原,遗址面积约3.5万平方米。遗址主要包含三个历史时代的遗迹遗存,按照时间顺序首先为距今6500-6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早期遗存,第二是春秋战国时期,第三是宋金时期。遗址跨越时期长、遗存丰富,对我们开展本科生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很有帮助。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师生们在遗址的总体发掘工作情况。

段天璟:我们主持的这次发掘工作是师村遗址的首次发掘。2020年,发掘工作主要分为两个发掘区,共计分布5X5米²的探方67个。目前,已发现仰韶早期、东周时期、宋金时期三个阶段的遗存,发掘出灰坑300多座,墓葬10余座,沟8条,房址4座,墙基3座,磉墩36个,水井2个,出土了陶片、饰品等众多文物。

记者:所出土的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考古发现主要有哪些呢?

段天璟:首先,是对黄河流域养蚕缫丝的历史有了重要发现,对丝绸起源与传播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运城地区有黄帝之妃“嫘祖教民养蚕于夏县”的古史传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西时也曾提起这一典故。1926年,李济先生发掘夏县西阴遗址时,曾出土了经过人工切割的、半个碳化的蚕茧。现在来看,很可能属于距今6000-5500年左右的西阴文化时期。在对师村遗址的发掘过程中,我们分别于去年和今年连续出土了两枚石雕蚕蛹。这表明,早在距今6500-6000年前,黄河中游的先民们已经了解、喜爱并崇尚桑蚕,暗示着他们很可能已经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

第二,我们发现了距今6500-6000年左右的人工夯土的“台基”和“墙基”,目前仍处于对其取证和讨论的研究阶段,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已经在很多方面发现了重要线索,期待将来通过坚持不懈的发掘与研究,该发现或可为中国考古学进一步探讨黄河流域夯土乃至中国城市和文明的起源问题提供重要参考。

记者:大家都知道,考古学科是一门学科交叉特点很强的学科,这次在师村遗址的考古工作主要进行了哪些学科交叉研究呢?

段天璟:在夏县的田野考古工作自2019年开始以来,我们和地球探测科学学院科研团队使用航空磁法探测、高密度电法和探地雷达等技术手段对遗址进行了物理勘探,和化学学院的老师们一同开展了出土遗存样本的分析化学检测,和植物科学学院的专家们一起对相关出土文物进行判断研究等。可以说,在相关考古研究工作上充分发挥了学校的学科交叉优势,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

记者:我们向师生们参与田野考古实践取得的重要成果表示祝贺。请您再总结一下今年师村遗址发掘工作的学术意义。

段天璟:本年度的发掘明确了师村遗址的分布范围、文化性质和遗存特征。其中,师村遗址是近年来发掘的距离运城盐湖最近的重要的仰韶时代早期聚落遗址,对于研究晋南地区新石器时代仰韶早期遗存步入“西阴文化”的历程具有重要启示。在聚落考古研究方面,为研究黄河流域仰韶早期聚落形态提供了重要材料。在生产方式研究方面,为进一步探索养蚕缫丝以及盐业生产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线索。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面开启了田野考古与地球物理、化学等相关领域相结合的“关键技术”研发的新实践和新思路。

记者: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巩固强化、专业理想和志趣的培养、实际操作技能的养成和熟练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您介绍一下同学们在师村遗址发掘中的参与情况。

段天璟: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考古学科和考古教育提出了要求和希望。参加2020年度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工作的师生们在夏县基地组织了集中学习,大家都感到非常振奋。

在为期四个月的田野考古实践教学中,全体同学在田野考古实践过程中接受从勘探、调查、发掘、测绘、航拍、记录、采样、浮选到拼对陶片和器物修复、器物摄影、做器物卡片等系统的全过程严格训练。同时,我们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院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来到考古工地现场和考察活动中,与学生们一起摸陶片、划地层,对同学们进行多方面的专业辅导。在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经历了心理、身体和意志品质上的考验,为快速健康成长为新时代考古人打下了良好基础。

山西运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除参与师村遗址的田野考古发掘,我们还组织同学们前往周边多处考古遗址参观考察,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共同开展学术活动,使同学们开阔眼界,增长本领。

采访中,段天璟教授表示,努力建设好吉林大学考古运城夏县基地等实践基地是吉林大学和考古学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在今后实践教学工作中,考古学院将继续发扬“吉大考古将人才培养作为学科发展的生命线”的优良传统,努力创造中华文明研究的新成果,努力完成总书记寄语我们“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的神圣历史使命,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努力奋斗。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联系电话:0431-85167939

版权所有 2015 吉林大学 吉ICP备06002985号-1